自2023年6月1日入汛以来,首都机场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面对百年一遇强降雨来袭、工作要求高、保障难度大、降雨量环比增长等各方面压力,立足防大汛和应对强降雨两项基本工作,筑牢了机场防汛底线。
今年汛期总降雨量为600.5毫米,较2022年同期增长26%,呈现“天气形势变化快、主汛期降雨明显、极端天气造成防汛保障难度加大”的特点。整个汛期,首都机场飞行区及周边主要道路未出现长时间明显积水现象,东、西湖水位正常,各泵房运行正常,为今年防汛大考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准备升级 保障加强
为切实做好防汛工作,首都机场早部署、早谋划、早行动,于今年3月初发布了《关于做好首都机场2023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并提前完成设备维保和沟渠清淤,于入汛前后召开了各级防汛保障工作启动会,为安全度汛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防汛形势复杂严峻:北京地区遭遇百年一遇强降雨,单日降雨量连续两日达到大暴雨量级;迎来“乙类乙管”后第一个暑运高峰,进出港航班和旅客持续高位运行;北京地区雨量同比增长,首都机场下游排水压力加大……
面对严峻的挑战,首都机场一方面严格按照市、区两级政府的要求参加全市防汛保障、隐患排查等工作的会商和调度,同时积极与顺义区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对接,确保小中河首闸提前、灵活关闭,从而使首都机场东部排水更加顺畅;另一方面,加强内部指挥调度、人员值守、现场抢险等保障工作,要求各区域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防汛保障重点、关键信息的通报,以便首都机场防汛指挥部掌握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更好开展指挥决策工作。
同时,首都机场强化了雨情分析和预警能力。特别是在应对台风“杜苏芮”强降雨天气的保障工作中,首都机场防汛指挥部结合人员、设备保障能力,以及降雨对机场运行的实际影响,综合分析、把握重点,及时、适时地发布预警和升降级汛情保障程序,使防汛工作更加积极、有效。2023年汛期,首都机场防汛指挥部共启动1次红色汛情和3次蓝色汛情保障程序,发布27次降雨预警。
内外联动 全面出击
为进一步加强内外部联动,首都机场加强与北京市防汛办、顺义区防汛办、民航华北局防汛办和首都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的沟通协调,完善首都机场与外部防汛单位的联动机制。首都机场与顺义区政府不断优化首都机场地区汛情紧急事件处置流程,积极与顺义区空港服务中心对接,使其了解机场防汛保障工作的重难点,争取在强降雨天气下得到及时、必要的防汛工作支持。
当出现强降雨天气时,首都机场提前了解天气信息,及时做好汛情信息传递、沟通工作。汛期,首都机场积极向民航华北气象中心和政府各级气象台了解信息,汛前提早、准确掌握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汛中及时、全面评估降雨量和后续天气情况对运行的影响,为首都机场汛情信息预警发布和汛情保障程序升降级提供信息支持。同时,首都机场加强汛情信息内外部通报。当启动蓝色汛情及以上保障程序时,首都机场每逢整点通过值班日志、短信、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发布整体汛情信息,各防汛保障单位通报现场情况及应对措施,为首都机场防汛指挥部的整体会商和调度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首都机场还加强与顺义区机场外围排水保障指挥部和朝阳区首都机场街道防汛指挥部的信息沟通,使其了解本场防汛保障情况,为做好联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迎战暴雨 安全度汛
7月29日-8月2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首都机场连续降雨超过80个小时,总降雨量为276.3毫米,其中7月30日和31日单日降雨量均达到大暴雨量级,为首都机场历史上最强降雨天气。
为减少汛情对机场运行的影响,首都机场连续参加北京市防汛会商,了解降雨整体形势和量级,做好整体规划。降雨恰逢周末,首都机场提前发布汛情预警,启动防汛指挥部机制,在人员、设备、物资保障方面做好充分准备。降雨开始后,首都机场及时启动橙色和红色汛情保障程序。
各保障单位接到汛情保障信息后,根据预案要求快速响应、精心组织、层层落实,确保首都机场辖区内不出现影响航班、旅客的险情;顺义区机场外围排水保障指挥部及时关闭小中河上游水闸,提高机场排水效率。首都机场各防汛保障单位共有1900余人、110余辆车参与此次保障,在各单位通力合作下,首都机场在最大降雨期间运行平稳、安全,完成百年一遇强降雨保障工作。
机场运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做好防汛保障工作的同时,首都机场充分利用运管委、旅促会、安委会和新宣委四大平台的联动机制,做好大面积航班延误情况下的航班处置及旅客服务工作。在确保绝对安全、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下,首都机场多措并举、协同联动,顺利实现2023年度安全度汛的目标。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 刘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