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单位: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入职时间:1987年11月
政治面貌:党员
岗位职责:主要负责对中、外旅客,机组员工与及交通工具出入境验放及相关检查工作
服务承诺:我服务,我光荣;我奉献,我快乐。
1987年11月—1988年2月 北京市公安局边防局新训队
1988年2月—1990年3月 北京市公安局边防局监护一中队
1990年3月—1998年1月 北京市公安局边防局监护科
1998年1月—至今 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2009年 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工作暨外国人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2007年-2009年 全国出入境系统提高边防检查服务贡献奖
2010年 公安部个人一等功
2010年 北京市委政法委 “群众喜爱的共产党员”
2010年 北京总站个人三等功
2006年-2010年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
——记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民警柳永清
柳永清,是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边检四分队三分队一名普通检查员。在同事们眼里,他有“七宗最”:
办理旅客数量最多——月均办理旅客5000人,全年办理旅客6万余人次;
办理旅客速度最快——平均每30秒办理完结一名旅客;
旅客交流方式最多——包括动作、语言、表情等方面;
星光最闪耀的检查员——五年累计被旅客评为31次服务之星;
服务方法最创新——自己总结整理出“三心四法、三快三慢”等服务方法;
人文地理与业务知识最精通——熟知200余个国家的人文地理知识和护照证件特征;
“最不孝”的儿子,“最狠心”的爸爸——陪伴家人的时间短,“最不孝”的儿子是柳永清自嘲、“最狠心”的爸爸是女儿对柳永清的抱怨……
在北京边检的舞台上,柳永清就像一面旗帜,用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书写瑰丽人生,用对出入境旅客的无私大爱谱就华美乐章,用兢兢业业、进取奉献的追求彰显北京边检人爱民为民的坚实足迹。
满腔热情出真知
柳永清认为服务要讲求“方法”,要用巧妙、灵活的方法换取旅客顺畅的感受,才提高服务的效能。在为旅客服务的实践中,他总结归纳出“三快三慢”验证法,即“眼睛观察快、头脑思考快、双手录入快,慢声询问问题、慢缓接还护照、慢细核对资料”。
他说,“眼睛观察快”,是通过观察,快速发现问题,有效地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头脑思考快”,是在旅客进入候检通道的第一时间开始,自己的脑海里应当对其身份、职业有个初步判断,做到重点旅客从严,正常旅客从快。“双手录入快”,是计算机操作训练与证件资料准确快速录入,如果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让旅客等候时间长了,就会引起不满。
柳永清说,同样一句话,用了不同的语气,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慢轻询问问题”,是用和善、体贴的语气与旅客交流,就很容易拉近距离,得到认可。“慢细核对资料”,是在验证过程中,既要注意发现问题,保证准确录入,也要彰显人文关怀。比如:旅客证件即将过期,不妨细心地说一句:“您的护照、签证时间快到期了,请注意延期。” “慢缓接还护照”有两个好处,在接证件的过程中,旅客面部特征就清晰了,为人证对照打下了基础;递还护照,配以亲切的微笑,可以给旅客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
火眼金睛守国门
作为一线检查员,服务的核心环节在于与旅客接触的那短暂的45秒钟。一名优秀的检查员可以在这短短的45秒中内,既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又能够敏锐的发现问题。
柳永清将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法融入到了边检工作中。 “望”就是观察。旅客从候检区域走到验证台前,检查员就应对该旅客的国家、民族、气质、身份、地位等方面进行初步判断。“闻”,即倾听,通过近距离接触旅客,辨别他的口音,触摸他的情绪,使“望”的结果得到印证。“问”,就是通过语言交流,掌握旅客旅行的目的和动机以及其他基本情况,也是体现人本服务精神的环节。“切”,就是得出最终判断,从检查员的角度讲,通过前三个环节已经对所服务的旅客有了全方位的把握,同时脑海里也随即有了自信的判断,是提交放行,还是进一步审查?这就是执法的结果。
2009年5月里的一天,首都机场机人来人往,一片繁忙。柳永清正执行着台外引导任务。他警惕的眼神扫过排队候检的人群,看到一名旅客虽然衣着华丽,但皮肤黝黑,气质和神态很是一般。柳永清走上前去:“请出示您的护照。”结果护照,柳永清的手指敏锐地感觉到比正常的薄了一些,翻开来,发现里面竟然缺少了两页。后来经过鉴定,确认这是本拆装护照。北京市公安局根据这条线索,一举破获了以代某为首的8人团伙非法出境案。不久,这个团伙的两名主犯,已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和5年。该案也成为2009年总站反偷渡十大典型案例之一。
将心比心爱无边
柳永清常说,“为旅客服务是我的光荣,更是我的本分。我没有俊秀的外表,也没有渊博的学识,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优势就是边检人特有的拼劲和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一颗心!”
这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位81岁的老大娘和7岁的孙女正办出境手续,糟糕,忘带孙女的美国绿卡了。老态龙钟的人束手无策,只知道说,我是去看望患了绝症的儿媳的,这次耽搁了行程,孩子很可能就看不到妈妈了。看着老人焦急的神情,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柳永清心里一阵阵发痛,建议队领导派车送老人到市里家中取绿卡。考虑到老人的特殊困难,队领导同意让他带上老人,开车去取绿卡。在机舱门关闭前5分钟,他终于把祖孙二人送上了飞机。老人紧紧地拉住他的手,一个劲儿地说:“孩子啊,好孩子,谢谢你啊!”
这是一个有耐心的人。每天面对着成千的旅客,循环的机械动作和重复的问题,一次次地考验着边检员们的耐心。每当这个时候,柳永清都会在心里一次次都告诫自己: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讲,可能会遇到千百次,但对于旅客来讲,也许一生就问这一次,我要站在旅客的位置上去体恤他们的心情,不能因我的烦躁,给旅客留下不好的心情。
这是一个细心的人。一次,一对穆斯林夫妇带着两个孩子排在队伍中候检。女旅客一身黑色长袍,带着面纱,只露出一双眼睛。当这对夫妇正要走向他的检查台时,柳永清考虑到穆斯林女性不能随便向陌生男子摘下面纱的习俗,他面带微笑,伸出右手,礼貌地引导他们到旁边女检查员的柜台办理手续。一个细小的动作,使这对年轻的夫妇充满感激。让人想不到的是,妻子和孩子办理完手续后,丈夫拿着自己的护照,又回到了柳永清的检查台前,并在评价器上按下了“非常满意”键。
“出入有边境,服务无止境”。柳永清在平凡的边检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用爱心、真心和诚心彰显了国门卫士的风采,在构建和谐口岸、和谐社会的旗帜上骄傲地镌刻下自己的名字——柳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