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秀娇
在首都机场的联络线上,沥青路面被烈日烤得发烫,往来车辆卷起的热浪更让人喘不过气来。环卫工人夏六贵手持清扫工具,正沿着路边快速清扫垃圾。作为首都机场公共区环卫队伍的一员,他不仅要及时清扫路面杂物,还要保证路段整体洁净,哪怕高温把空气烤得发黏,他每天的清扫也从不打折扣。
“联络线是露天道路,太阳直晒,连树荫都找不到。”夏六贵抹了把汗。他脚下的路烫得能煎鸡蛋,汗水顺着下巴滴落在地上,几秒钟就没了痕迹。但夏六贵从未因高温打过退堂鼓,“路面干净是底线,再热也得把活儿干好”。
2号航站楼前,徐相君和同事们正在“地毯式”清理烟头、纸屑。他们时而弯腰捡拾,时而蹲下身擦拭垃圾箱上的污渍,后背的工装早已被汗水浸染成一幅汗碱“地图”。“旅客多,垃圾堆积得快,咱得跟时间赛跑。”徐相君边说边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对应箱体,动作麻利得像上了发条。
在机场公共区的各个角落,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洒水车来回穿梭降温除尘,保洁车在人行道间“见缝插针”。工装湿了干、干了又湿,但环卫工人的脚步从未停歇——因为这里是旅客抵达北京的第一站。这就是烈日下最动人的温度。在这片如同烤炉般的土地上,身着橙黄工装的环卫工人正弯腰劳作,用汗水诠释着“温度”的双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