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辉 马潇 杜鑫磊
随着我国民航业的蓬勃发展,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增长。首都机场作为“中国第一国门”,始终致力于提供更优质、高效的航空服务,以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
近期,为深入贯彻民航局提升服务质量的要求,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携手国航实施了跨航站楼空侧中转服务升级项目,项目在试运行阶段成效显著。数据显示,自新流程运行以来,3号航站楼转2号航站楼的中转效率提高了25.3%,2号航站楼转3号航站楼的中转效率提高了44.7%,高峰日服务旅客893人次,标志着首都机场中转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破题攻坚
专班机制破解跨楼中转难题
面对2号与3号航站楼间复杂的空侧中转难题,首都机场创新工作机制,由首都机场航站楼管理部与国航地面服务部携手成立中转专项提升工作组,对现有跨楼流程中的瓶颈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为优化两座航站楼空侧连接方式,首都机场与国航建立了双组长督办机制,由双方分管领导组成跨楼中转业务联合督导组,实地考察、反复论证,确保空侧跨楼中转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次联合踏勘、8次专项研讨,汇成了一张覆盖全流程的关键节点地图和120余处中英双语引导标识的科学设计,最终构建了精细化、立体化的旅客高效跨楼中转导引系统。
作为中转专项提升工作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项目的专项组制订了10余版迭代方案,全程秉持“从旅客视角出发”的理念,确保首次进行空侧跨楼中转的旅客可以在标识的指引下轻松找到方向。
实战检验
压力测试构建无缝衔接体系
为确保新流程的可靠性,首都机场开启了“真航班+真旅客”压力测试模式。在10个真实航班、100余位旅客参与的实测中,技术团队根据现场效果,连夜优化4个节点的布局,同时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调整流程,确保了全流程“零卡顿”。
“目前,无托运行李旅客或是行李在始发站已托运至目的地的旅客可通过空侧楼间穿梭巴士完成不同航站楼的转换,不用再出机场乘坐场外巴士,省去了二次安检时间,中转效率能提高不少。”航站楼管理部资源规划模块负责人介绍。
更值得一提的是,新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了首都机场空侧跨楼国内转国内(D-D)和国内转国际(D-I)流程的空白,实现了国航系在首都机场的全流程空侧中转,更首次实现了跨航企空侧国内转国内(D-D)中转服务突破,不仅大大节省了旅客的时间,也提升了旅客对首都机场服务的满意度。
流程升级
提供高质量空侧中转服务
在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刚体验过新流程的商务旅客王女士感叹道:“从3号航站楼到2号航站楼转机,现在可比之前要走出航站楼乘坐摆渡车方便太多了,而且全程都有醒目的引导标识。”
首都机场持续关注并解决旅客中转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不断优化流程,提升资源的智慧化调度能力,致力于构建“高效衔接、全流程无感中转”的现代化航站楼服务体系。同时,首都机场还将深入了解旅客需求,持续改进服务,力争每一位旅客在“中国第一国门”出行时都能享受到顺畅、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