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娜 贾金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7月,首都机场股份公司联合主要驻场单位成立了“首都机场打赢蓝天保卫战联合工作组”,共同制定了工作机制,发布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打赢蓝天保卫战联合工作计划》。截至2020年9月30日,首都机场飞行区内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重点突破 提高APU替代设施使用率
APU替代设施的建设是首都机场飞行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工作任务。因为APU替代设施高效利用后可大幅度减少使用航空煤油存在的能耗高、噪声大、污染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首都机场积极推进场内APU替代设施覆盖全场的建设工作。
“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推进期间,首都机场先后在飞行区内的远机位设置APU替代设施并投入使用。同时,首都机场不断完善补充1号、2号航站楼部分近机位APU替代设施,共包括205台电源、178台空调。截至9月30日,首都机场圆满完成了“蓝天保卫战”中APU替代设施建设所要求的“近机位覆盖率达到100%、远机位覆盖率达到50%”的目标。未来,首都机场将继续按照“应用尽用”的原则,持续提高APU替代设施的使用率。
多措并举 积极推进飞行区内“油改电”
随着飞行区内电动车辆比例不断提升,首都机场大力推进飞行区内充电设施建设工作。“蓝天保卫战”各项工作推进期间,首都机场先后在三座航站楼的近远机位、W1坪、W2坪、7号坪、8号坪、93坪建设并投用普通充电桩、储能充电桩、光储充车棚等各类型充电桩共156台。此举在全场电力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地面保障车辆的污染物排放。
由于充电桩数量多、分布广,首都机场于2018年开始建设电动车辆及充电桩安全运行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对全场电动车辆及充电设施的数据状态监控,能够实现充电设施安全状态数据、运营收费数据、维护维保数据的监控管理。同时,该平台还参照《GB/T32960-2016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实现了电动车辆位置信息、电池状态信息、运行异常信息的实时监控,全面提升首都机场飞行区内电动车辆及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水平。
系统建设 运行管理智慧多维化
建成只是开始,用好才是关键。随着飞行区内的各项硬件设备设施日渐完善,为了确保APU替代设施及各类能源有序、高效、安全地运行,首都机场运用了智慧化的管理手段建成三大平台。除上述提及的首都机场电动车辆及充电桩安全运行管理平台外,还包括了首都机场飞行区智慧能源服务平台、首都机场APU替代设施监控平台。
据介绍,首都机场飞行区智慧能源服务平台于2020年开始逐步试点推进。该平台依托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飞行区智慧能源管理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基于对全场开闭站、箱变、APU替代设施、充电设施、助航灯光等能耗状态数据的管理和监测,实现能源安全保障、绿色能源供给、提高能源利用率及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与此同时,自2017年开始建设的首都机场APU替代设施监控平台可以通过稳定的有线网络进行信息传输,在打通了A-CDM系统、财务SAP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航班信息与收费信息的自动匹配及结算的同时,还实现了APU替代设施使用信息、异常记录的自动统计及报警,切实提高了首都机场APU替代设施运营能力及安全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