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机场飞行区里有这样一位老师傅,他在过去的42载时光中,用自己的勤勤恳恳和敬业稳重,身体力行地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他,就是首都机场股份公司飞行区管理部鸟击防范主管级技师吴庆山。
在日常工作中,吴庆山为他人服务的精神与品质犹如一缕春风,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觉到温暖,也让更多首都机场人坚定了为机场发展奉献自身的决心。
爱岗敬业,机场老兵的责任心
1980年8月1日,是吴庆山来到首都机场工作的第一天。从这一天起,吴庆山逐渐成长为现在大家熟知的“吴师傅”。他是一位优秀的“战士”,坚守在属于他的阵地、他的岗位之上。
吴师傅的工作履历非常丰富。彼时机场的从业人员较为稀缺,吴师傅加入了机场后勤部的场务连。那时的场务连,工作量与难度都很大,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道面的坏块修补、标志线更新,土质区的割草收草、平整碾压等。虽然现在这些职责已经被科学分配到飞行区各个模块,但当时几乎全部集中在吴师傅所在的岗位上。
尽管那时的条件比较艰苦,但吴师傅一直觉得能在机场工作是他最大的荣幸。每天都能看到飞机在自己工作的场所无数次的安妥起落,让他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他常说:“机场就是我的战场,同事就是我的战友,齐心协力、相互照应,就没有打不赢的仗。”这是吴师傅始终相信的理念。
忠诚守卫,不忘初心的驱鸟人
2006年6月,吴师傅的工作调整到了飞行区管理部鸟击防范模块,在这个模块一待就是16年。
作为驱鸟现场设备班班长,吴师傅主要负责首都机场三条跑道土质区内所有驱鸟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包括煤气炮、声波驱鸟器、风动装置、风轮及粘鸟网等常用的驱鸟设备。几米高的鸟网,吴师傅带领同事手动更换。每次新人更换高鸟网,吴师傅都小心翼翼地在一旁看护着,在确保鸟网更换质量的同时,他更关心同事们的安全,给予他们指导,防止发生高网跌落、高杆倾倒等危险事件。
“干一行,爱一行”。吴师傅每日除了做好设备维护工作,还积极学习鸟击防范模块专业知识,提升工作质量。工作之余,吴师傅主动钻研书本及飞行区鸟类知识,并向技术、业务能力强的同事学习机场常见鸟种的外观、习性、分布,鸟类识别以及季节性鸟类迁徙等专业性较强的业务知识。慢慢地,吴师傅开始对场内鸟类活动了如指掌。
对于虫、草、鼠这些鸟类的食物来源,吴师傅也没有松懈对其的治理工作,对抄虫灭虫、割草打药、更换鼠盒等都亲力亲为,并且还会细心地指导经验不足的年轻员工如何操作,贴心地提示大家注意安全、做好防护。
乐观豁达,后辈力量如沐春风
吴师傅生活中是一个十分健谈的人。如果有机会搭吴师傅的车,会发现他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分享每天的所见所闻,以乐观的视角看待工作与生活的感悟,皆是这位在首都机场兢兢业业四十多年的老同志所发出的肺腑之言。他常说,“工作了半辈子,没有因为虚度时光而懊悔,没有因为取得成绩而自满,没有因为身体渐弱而伤感。”吴师傅在单位的几十年里,一直在为他期待的样子而努力,也活成了他期待的样子。
这就是首都机场鸟击防范模块的吴庆山。他没有影视小说里展现出的那种波澜壮阔的人生剧本,但他的工作经历足以成为首都机场后辈们追求敬业奉献之路上的一股强大动力。吴师傅的职业历程就像4月的春风,将为后来的“幼苗”带来更多的活力与生机。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 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