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外来物防范都是民航业的管理难题。作为运行繁忙的大型枢纽机场,首都机场飞行区具有面积大、设备设施多、道面相对老旧等特点,外来物管理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为切实打好外来物防范攻坚战,首都机场采用系统管理与集中攻坚相结合、源头治理与主动防范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模式,坚持贯彻安全管理体系(SMS)管理思路,收到了较好的防范效果。
抓根本
坚持系统观念
外来物防范工作是一项涵盖多业务领域、触及多管理链条的全方位工作,只有立足机场运行实际,系统地抓,才能凸显成效。为此,首都机场贯彻SMS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的根本要求,在安全政策与目标、安全风险管理、安全保证和安全促进等四个方面推动管理实践,并编制了《首都机场外来物防范手册》。这本手册详细列明了本场外来物管理的所有条目与执行标准,目前已成为首都机场外来物防范工作的行动指南。
此外,首都机场以《运输机场外来物防范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指导,以清单形式对《管理办法》进行逐项分解,编制了外来物防范安全事项清单,并逐项明确工作标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通过对外来物实行“清单式”管理,相关管理工作的责任更加明晰、任务更加明确,有力推动了管理体系落地生根。
同时,首都机场飞行区还创新开展“安全品质提升揭榜挂帅”工作,成立了外来物管理专项小组,对外来物防范进行集中攻坚,切实强化攻坚行动的政治担当,充分利用首都机场“安全随手拍”平台,带领专项小成员在攻坚行动中创造更大价值,全力确保目标实现。
多途径
深化标本兼治
面对外来物的挑战,首都机场多措并举,努力实现标本兼治。
在外来物防范攻坚中,巡查清扫能直接消除外来物带来的安全隐患,是工作的关键。首都机场针对飞行区内跑道、土质区及助航灯具区域,采用“增强版”清扫作业模式,通过热吹车、扫道车及人工徒步检查的方式,开展多轮次全面清扫工作;针对滑行道、机坪等重点区域,采用“动态调整版”灵活清扫作业模式,优化人员及资源配置,增加外来物热点区域清扫频次。同时,首都机场根据航班量适时调整作业,即紧抓航班波谷时段全面完成清扫工作,紧盯航班波峰时段重点完成航班保障,实现清扫效能最大化。
从根本上讲,道面管理是外来物防范工作的基础。首都机场坚持“减存量、控增量、清余量”的总原则,在加强道面管理的过程中,落实过程管理和工作结果双重考核机制,以分级管控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跑道、滑行道、机坪道面和助航灯具等设备设施的预防性维护工作,并实现了问题入库、出库的动态管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外来物防范工作的强化支撑,首都机场坚持“科技兴安”,在业内率先开展外来物探测系统应用研究,建立了具有首都机场特点的系统运行机制。同时,首都机场开发了智慧道面管理系统,推行问题发现、临时处置、任务派单、完工上报、后台复核、问题验收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实现由“粗放式、分散式”的间隔管理转变为“精细化、集中式”的总量管理。首都机场还积极寻求与外部科研单位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残留物提取鉴定、成因分析的科研创新能力,在增强事件跟踪调查研究能力和本领上下功夫、出成效。
强协作
形成防范合力
近年来,首都机场始终围绕“共建共享共赢”理念,以外来物防范管理委员会、安委会运行办等运行平台为载体,持续深化与航企、驻场单位等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协调,建立了多层级、多形式的外来物防范保障机制。
首都机场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外来物防范管理委员会例会平台作用,积极与各单位分享典型外来物事件,提示近期外来物防范注意事项,建立了良好的双向交流机制。同时,平台还有助于对本场接报的外来物损伤一般事件联合开展调查分析,加大与驻场单位信息共享、原因共查的合作力度。
此外,首都机场坚持正向激励,基于外来物防范管理委员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有助于驻场单位员工保持外来物防范工作热度。相关活动包括有奖征文、外来物有奖兑换、联合检查、知识竞赛、业务研讨等,营造了“积极主动,全员参与”的主动安全文化氛围,最终形成了安全利益共同体。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 班澳、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