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以“专注、精益、奉献、创新”精神为引领,坚持锐意进取,持续践行科技创新理念,提升除冰雪保障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首都机场在组织模式和标准机制优化、设备设施创新、数智化创新三大板块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果,并运用相关经验,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2024年除冰雪季有力推动了首都机场除冰雪工作高质量发展。
优化作业机制 建立保障体系
基于地理和气候因素,在首都机场起降的航班通常采用南向北运行模式,在风向切换并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切换为北向南运行模式。针对风向切换期间除冰坪运行降效的痛点,2023年,首都机场进行了固定除冰坪可行性研究,通过数据测算、仿真研究实现了西区“2号坪+ 7号坪”、东区“分坪切换,就近起飞”除冰模式优化,减少了资源转场及航班等待时间,实现了风向切换过程中的“西区无感、东区有序”。首都机场还持续加强与主基地航企的沟通协作,自2023年起探索并固化了早出港航班提前除霜模式,除霜航班放行正常率达93%以上,提升效果显著。
此外,首都机场积极联合华北空管局、航科院及驻场单位开展湿跑道顺风起降试验运行,该试验已于2024年3月15日正式实施。
为进一步完善除冰雪机制和标准,首都机场发布并执行《除冰雪保障标准》,为首都机场集团各成员机场提供了参考,并针对小中雪、大雪、暴雪三个量级和雪前、雪中、雪后三个阶段分别制定保障标准,逐步形成了“五个三”除雪保障作业体系,进一步科学、系统、高效指导除雪作业。
让设备更好用 让技能更熟练
首都机场共有372个机位,分布在5万多平方米的机坪区域内。为有效解决航班始发阶段和大规模停场情况下的机位除雪难题,首都机场飞行区紧盯“安全、高效、经济”三大目标,全力自主研发了机坪除雪作业单元设备,将首都机场的机坪除雪效率提高了近50%。该设备已得到民航局的认可,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为落实首都机场集团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战略要求,首都机场分别向石家庄正定机场、北京大兴机场支援2台机坪除雪作业单元设备,用于冬季除雪保障工作。
此外,首都机场还聚焦除冰雪人员技能提升,于2023年全力建设了飞行区实训创新基地。该基地是业内首个集人员实训、创新孵化、应用验证、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设有真机演训区、模拟实训区、车辆审验区、车电智检区、创新验证区、除冰雪联合创新实验室六大功能区,截至目前已为上千名除冰雪保障人员提供了常规训练和资质认证,帮助一线人员进一步提升除冰雪技能。
推动数智转型 实现精细化管理
冬季的雨雪和低温天气使得航班出港前的“洗澡”变得尤为重要,除冰雪是确保飞机飞行安全的重要前置步骤。首都机场统筹设计、优化流程,自主研发了国内首套飞机除冰指挥调度系统,进一步解决“除冰信息看不见,保障进程不掌握,作业风险难防范”等问题。该系统以除冰信息可视化、指挥调度智能化和风险规避主动化为开发理念,成为首都机场除冰保障人员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为了给飞机使用的跑道、滑行道及机坪扫除积雪障碍,提升场道除雪安全性和效率,首都机场研发了除雪指挥系统,通过嵌入除雪标准,联动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和车载定位系统,实现除雪各环节统一指挥调度、数据统计及安全预警。两年来,该系统累计完成派单3655次,安全报警64次,有效提升了除雪效率及安全裕度。
值得一提的是,首都机场还研发了除冰雪可视化数字孪生系统,可进一步提升除冰雪系统、车辆定位等多系统融合效果,提高指挥调度可视化、智慧化水平。该系统具备数据统计、可视化呈现、趋势预测及除冰雪决策等功能,可为指挥调度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此外,首都机场于2023年研发了人员和车辆健康状态监测管理系统,可实时监测除雪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健康状况,对车辆位置、人员健康及疲劳状态进行监测告警,进一步保障跑道除雪作业安全。
(首都机场股份公司 赵鹏芳、鲍泽洲、乔增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