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英杰 张琼文)在夜晚的航班上俯瞰首都机场,总能看到或点或线的灯光形成一片“星海”,红色、黄色、绿色、白色、蓝色……这些灯光为飞行员驾驶飞机起降、滑行提供目视参考,这就是机场运行的重要设施设备之一——助航灯光设备。
负责管理助航灯光设备的是首都机场助航灯光维护人员,而董昊杰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这个沉稳内敛、有些腼腆的中年汉子,始终有饱满的精气神,清澈的目光里透露出纯粹。他扎根首都机场助航灯光运行保障一线,一干就是32年。其间,董昊杰从室外设备检修值班员、室内供配电值班员成长为值班班长,再到现在的助航灯光技师,始终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断蜕变。2023年,董昊杰被评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
始于热爱:脚踏实地“爱一行”
“我觉得这项工作真的挺有意思的,让我特别有成就感”。自进入灯光站工作以来,董昊杰就喜欢拎上检修的家伙什儿,与搭班的同事去现场巡查。
助航灯光是为航空器起降、滑行提供目视参考的机场地面灯光的统称,是机场保障航班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设备之一。在首都机场,仅地面灯具就多达3.5万盏,而连接这些灯具的电缆长达上千公里,其背后的供配电设备更是多达十余种、几十套。“要把这些灯具一一检查好,那一晚上的活儿得加紧干。”董昊杰如是说。
在工作中,董昊杰不仅认真完成职责范围内的检修工作,还热衷于钻研各类设施设备的工作原理——可控硅是如何“斩波”的,低压传动是如何实现的,静态开关是如何触发转换的……他从不放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爱“刨根问底”,直到“真相大白”。
2016年之前,跑道上灯具的内置光源故障率非常高,经常出现反光碗龟裂甚至破碎的情况。由于该类型灯具结构设计已经相对成熟,灯具厂家也没有更好的优化办法。爱琢磨的董昊杰坐不住了,在到现场进行调查比对、数据分析和反复验证后,大胆提出航空器降落冲击震动导致灯具光源结构破碎的猜想,并带领研究小组共同提出了加装一种特殊垫片的设想。
董昊杰带领团队研发了一款特定尺寸、厚度的硅橡胶垫片,确保该设想的实现成本不高且安装简单,还可避免改造灯具内部结构。减震垫片投入使用后,跑道灯具故障率降低了32%,每年光源采购费用减少了14万元,灯具维修时间缩短了2625分钟,大大提升了现场设备的稳定性,以及运行品质与效率。
忠于情怀:胸有情怀“专一行”
“一个人闷头干和一群人抱团干,差距相当于一个地上、一个天上”。经过30多年的经验积累,董昊杰深知仅自身成长是远远不够的,要形成团队合力,让大家都能沉得下心、扛得起事,努力成为骨干和专家。
2023年,为进一步做好首都机场助航灯光人才梯队建设,董昊杰第一时间牵头组织开展助航灯光培训教材和培训体系规范化建设工作,与同事们针对课程设置等内容开展深入调查研讨,并利用休息时间完成了研讨材料和研讨成果的整理与发布,最终形成了以“分级分类、精准施策”为原则,同时能动态适应新老员工、全面覆盖个人培养周期的科学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共包含6个阶段、38门课程,其中“恒流调光器的原理及运行维护”“UPS不间断电源原理及运行维护”等核心课程的开发是由董昊杰完成的。
在帮助青年员工进步方面,董昊杰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2023年,7名新员工加入首都机场助航灯光维护队伍。董昊杰积极组织开展培训并带头收徒,值班之余,总是可以看到董昊杰带领徒弟研究课题的忙碌身影。董昊杰心中装着的不只有他自己,更有他所在的集体与他热爱的事业。
成于坚守:砥志研思“精一行”
“花一辈子的时间,努力做好这一件事”。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董昊杰始终坚守灯光维护一线。面对每天重复机械的工作程序、烦琐芜杂的小事细节,董昊杰始终坚信耐得住“坐十年冷板凳”的寂寞,凿助航灯光这口“深井”,自然会品尝到成功的“甘泉”。
2022年,在一次日常维护任务中,董昊杰发现,尽管值班员已能合规、熟练地完成拆线、装线等一系列接地操作,但标准操作用时较长,如遇紧急维修,恐怕会给现场运行带来影响。
当前的过程能否进一步简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董昊杰跳出思维定式,从“如何节省线缆拆装时间”转向“如何跳过线缆拆装”这一新思路。经过多次尝试,他设计出一种配合作业的多孔插座,将全过程线缆拆装次数从原来的18次减少到7次,节约排故时间15分钟,有效减少了设备故障对运行的影响。
近年来,在董昊杰的带领下,首都机场助航灯光维护团队先后完成了降低调光器功率损耗比、中跑道嵌入式灯具预防性维护方案研究、助航灯光最佳现场管理提升等课题。其中,“降低跑道灯具故障”“降低助航灯光回路电缆接头故障数量”课题分别获得2016年、2017年全国质量管理成果发布赛最高奖项,“助航灯具物联网技术应用”课题获得首都机场集团2020年科技创新三等奖,“缩短助航灯光回路故障类型确认时间”课题被评为2023年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活动(第二期)专业级成果。
万用表是他的“眼睛”,扳手、螺丝刀是他的“手指”,灯光站的供配电设施是他最亲密的“伙伴”。多年来,董昊杰已成为首都机场助航灯光维护岗位的一面旗帜。以他为代表的首都机场助航灯光维护人员,始终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稳重的工作作风和敬业奉献的工作情怀,守护机坪上的“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