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以下简称“机场协会”)发布的《民用物联网平台建设指南》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由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主导制定,是民用机场物联网平台建设的第一部标准,标志着民用机场物联网平台迈进了标准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行列。
近年来,为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各地机场建设了各类物联网应用,既包括机坪内的灯光设备、无动力设备、保障车辆、泊位引导雷达、廊桥等,也包括航站楼内的供电设备、电扶梯、消防设备、门禁等,还包括对温湿度、风速、空气质量的各类探测传感器。在此背景下,首都机场股份公司于2021年1月提出建立民用机场物联网平台建设标准的研究项目,联合首都机场集团各成员机场、浙大网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国内多家民用机场、交通行业物联网应用情况并针对性的组织交流研讨,形成了《机场物联网平台建设指南》,并于2021年9月在首都机场集团内发布实施,指导全国7个省市自治区共53个干支线机场的物联网平台建设。
2022年1月,经“机场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批准,该项目正式立项并开始编制。同年7月,首都机场物联网平台建设团体标准项目组完成了标准初稿的研究编制,并会同来自全国多家大中型民用运输机场、高校研究院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对标准进行了多轮评审,不断改进和完善标准内容,最终形成了标准文本。
该标准作为行业内首个物联网应用相关标准,为民航机场物联网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是信息化“国产自主”的思想的体现。标准将推动机场物联网平台和应用更稳、更快、更好的建设,促进机场内物联设备和数据的共享和协同,达到长期建设降本增效的效果,对加强民用机场物联网平台建设、推动民航物联网技术整体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下一步,首都机场股份公司根据《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四型机场建设纲要》和《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的要求,进一步拓展物联网的应用范围,融合多态物联数据,实现全面互联、数据集成、实时交互,进一步探索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的应用,推动构建生产要素全面物联,数据共享、协同高效、智能运行的智慧机场。
信息科技部:张领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