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合理布局首都机场资源,在东航、南航部分航班转场大兴机场的新形势下,自5月3日零时起,海南航空在首都机场的国内航班由1号航站楼变更至2号航站楼运营。为保障此次转场工作顺利进行,首都机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统筹谋划,打好转场基础
针对海南航空变更至2号航站楼运营的实际资源需求及未来规划需要,首都机场提前统筹谋划,分别从流程设计、旅客服务、资源规划等方面入手,逐项开展准备工作。
首都机场首先将海航提出的相关需求逐一分解、细化,同时梳理东航、南航各项资源使用现状,将相关的拟腾退资源与海航需求进行匹配评估,为后续的转场工作奠定了基础。
受疫情影响,借由班量减少的窗口期,首都机场将原定于2020年10月进行转场的方案被提前至5月。在短时间内,对海航转场方案重新进行了设计、评估、模拟、推演及优化,从办公室、两舱、值机柜台、登机口等各类资源角度匹配海航运行需求,并对未来2号航站楼的规划进行方案设计。在机位调整方面,首都机场迅速综合评估了2号航站楼国内机位资源,与东航、南航、海航沟通制定海航转场至2号航站楼后的机位、登机口分配规则。
为切实做好旅客引导服务工作,首都机场在1号、2号航站楼的出入口增加了相关的温馨提示、景观标识、定位标识11处,调整了2号航站楼楼层提示标识72处,并在沿途增设相关提示立牌20处。此外,首都机场还利用广播及航显多种方式,多渠道告知旅客变更信息,并针对性地开展机场服务大使全员培训工作、增设问讯流动岗位,为旅客提供咨询服务。
同时,首都机场及时调整资源规划,在保障旅客设施设备方面,为2号航站楼及时增配各类推车、饮水机等设备,并对房屋、柜台配套设施进行维护改造,调整了安检人员岗位、调试安检系统,进行了行李系统分拣测试。
信息优化,构筑“神经网络”
为保障海航变更至2号航站楼运营的转场工作顺利进行,首都机场第一时间成立了“海航转场信息系统工作小组”,在与海航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完成了旅客流程和航班流程相关信息系统的变更与测试工作。
信息技术作为首都机场打造“智慧机场”中业务运行的有效支撑,在业务流程转换中扮演的角色也越发重要。此次海航转场,首都机场不仅要以满足信息需求为目标,更以信息流程为导向,提前对接需求,深入研究海航转场后的整体业务流程,针对航班流程和旅客流程,在满足流程每个节点信息需求的同时,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和统一规划网络,对信息流程进行了高效整合。经过系统的独立测试和联合测试,验证了信息对信息流程的有效支撑。
与此同时,首都机场通过对海航后台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对海航业务保障单元的信息系统进行了统一规划和部署,为海航的优质化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
高效出行,便捷T2抵离
海南航空变更至2号航站楼运营后,首都机场针对周边道路交通出行情况,及时推出了相应举措,让旅客在2号航站楼的抵离更便利。
目前,首都机场的机场巴士市内线路已取消1号航站楼站点,同时,昌平线、回龙观线经停站点由1号航站楼也变更为2号航站楼。在陆侧交通方面,首都机场在机场巴士、陆侧摆渡车、空港巴士、出租车旅客候车区等涉及1号航站楼信息等45处区域,以及首都机场线东直门站及三元桥站内的电子宣传屏、机场巴士市内站点等地方,均张贴了海航转场的相关标识与宣传海报,提示旅客海航变更的相关信息。
自5月3日起,首都机场1号航站楼出租车候车区和机场巴士候车区已正式关闭,1号航站楼出发层楼前道路已封闭。出租车、陆侧摆渡车以及市内巴士等相关最新信息可于首都机场官网进行查询。此外,机场巴士官方购票小程序也已完成相应信息调整,并于公众号发布了相关调整内容。为全方位提示首都机场旅客,在机场高速路出京方向的LED 电子显示屏上显示了海航转场提示内容,同时更新了相关交通标志,避免旅客错走。
首都机场将凭借丰富的公共资源、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宽敞的空间环境,为2号航站楼进出港旅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航站楼管理部、信息科技部、公共区管理部